關于大力促進農民創業創新的提案答復 | |
發布者:admin 發布時間:2018/9/14 | |
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295號(農業水利類057號)提案答復的函
農辦案〔2018〕57號
朱奕龍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大力促進農民創業創新的提案收悉。經商財政部,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打造信息服務平臺,促進信息化和農業產業深度融合
近年來,農業農村電子商務迅猛發展,已經成為拓展農產品流通渠道、引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農民脫貧增收的重要抓手,極大地帶動了農業信息化建設工作。與此同時,國務院對“互聯網+”行動進行總體部署,由我部會同相關部門聯合推動“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
(一)加強頂層設計,打造良好政策環境。我部成立了農業信息化領導小組,會同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等部門共同印發《“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行動計劃》《關于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2016年8月,我部又印發《“十三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為推動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全面深度融合做好頂層設計,完善了政策體系。
(二)凝聚社會共識,形成共同推進格局。先后主辦全國“互聯網+”現代農業工作會議暨新農民創業創新大會和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交流了農村創業創新最新成果和農業新技術新模式,展示了1038家單位最新農業技術創新應用成果,深化了全社會對“互聯網+”現代農業的認識。認定了兩批106個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成立了農業信息化標準委員會,構建了農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農業信息化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
(三)推動工作落實,促進信息技術與農業全面深度融合。一是實施國家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智能農業項目和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總結推廣了426項節本增效農業物聯網軟硬件產品、技術和模式。二是開展農業電子商務試點,積極探索農業電子商務新模式。實施農產品電商出村工程,推動建立農業農村電商發展服務體系和新型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帶動農民脫貧增收。三是建設運行農獸藥基礎數據平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平臺、新型經營主體信息直報平臺。加快對國家農業數據中心云化升級改造,加強涉農數據的采集、匯聚和關聯分析,提高農業生產管理、指揮調度等數據支撐能力。四是開展農業農村大數據試點,探索發展農業農村大數據的機制和模式,開展試點省份片區交流,推動試點省市互相學習借鑒,總結推廣做法經驗和模式。五是以12316“三農”綜合信息服務為基礎開展的信息進村入戶由試點提升至工程,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施,通過益農信息社就近為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便捷高效的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和培訓體驗服務。截至2018年2月底,全國共建成運營益農信息社16.9萬個,累計培訓村級信息員53.6萬人次,提供公益服務7960萬人次,開展便民服務2.33億人次,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167億元。
下一步,我部將采取有力措施,落實相關扶持政策,進一步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促進農業信息化建設。
二、關于加大農業扶持資金投入,支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提升農業經營主體創新動力
近年來,中央不斷加大財政支農投入力度,2017年轉移支付資金穩中有增,農財兩部共管資金達到2543億元,同比增加25億元,還單獨安排農墾基金20億元、國家農擔聯盟30億元。同時,將兩部共管資金整合為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等6個大專項,重點支持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機肥替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等工作。同時,積極探索“大專項+任務清單”的管理方式,從預算編制環節入手,創新和完善資金管理使用機制,采取因素法分配資金,切塊下達到省。各地可以在完成約束性任務基礎上,在大專項支出方向范圍內,結合本地農業發展規劃和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布局,按照相關規定統籌利用中央財政和地方資金,進一步提高了政策的精準性、指向性、實效性。
在扶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方面,一是推動產業聚集發展。2017年,中央財政安排資金41億元,支持各地以當地優勢特色產業為基礎,以打造區域現代農業樣板為目標,以培育壯大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建設“生產+加工+科技”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創新農民增收利益聯結機制。二是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2015—2017年,中央財政安排農村一二三產融合試點資金52億元,主要用于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銷、農業多功能拓展、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開發、產業扶貧等工作;2012—2017年,安排產地初加工資金45億元,補助農戶和合作社建設初加工設施12萬余座。
在提升經營主體創新能力方面,一是鼓勵和支持企業承擔國家科技計劃任務。“十二五”時期實施的國家(民口)科技重大專項中,企業牽頭的課題達52.3%。2016—2017年實施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中,企業承擔了533個項目,占立項項目的23%。調整了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資金的管理機制,鼓勵地方綜合采用后補助、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發放創新券等多種投入方式,支持地方專業性技術創新平臺和技術創新創業服務機構建設以及成果轉化項目示范,地方可以按規定將專項資金用于引導支持各類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二是加大新型經營主體培訓力度。自2014年我部聯合財政部啟動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以來,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已超過1500萬人。2015年,啟動實施現代青年農場主培養計劃,持續開展為期2—3年的培訓指導、創業孵化和跟蹤幫扶,提高創業創新能力,示范吸引農村青年務農創業。截至2017年底,共培養現代青年農場主3萬多人。
三、關于創新農民人才培養體系,著力打造企業家、技術人員和農村能人隊伍
近年來,我部按照行業人才總量供給增加、人才隊伍結構優化和人才隊伍整體素質提升的總要求,多措并舉,積極推動農村人才隊伍建設。一是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部署要求,開展農業農村優秀企業家典型案例宣傳推介工作,引導廣大經營主體不斷創新發展。通過各地推薦、專家評審、公示,向社會宣傳推介了200個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典型案例,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組織舉辦全國農村創業創新項目創意大賽,把優秀的企業家、創業能人遴選出來。二是印發《關于全國農產品加工業人才培訓等三個行動方案的通知》(農辦加〔2017〕28號),部署在全國開展農產品加工業、農村創業創新、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百萬人才培訓行動。計劃到2020年累計培訓三類人才100萬人次。其中,以科技創新與推廣、經營管理、企業家和職業技能人才為重點,培訓農產品加工業人才45萬人次;以農村創業創新人員、企業家、創業導師等為重點,培訓農村創業創新人才40萬人次;以規劃設計、經營管理、服務導覽人才為重點,培訓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人才15萬人次。三是會同中央組織部依托我部30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示范培訓,累計培養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農村帶頭人9萬余人。同時,加強培訓師資庫、基地建設,吸納7.5萬名師資入庫,遴選發布100個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基地,推薦入庫各類基地1.2萬個。
2018年,我部計劃舉辦253期培訓班,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返鄉下鄉創業人員和帶領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帶頭人進行培訓,將啟動實施農村實用人才“職業素質和能力提升計劃”和農村創業創新“百縣千鄉萬名帶頭人”培育工作,加快培育有文化、懂技術、善創新、會管理的人才隊伍。
四、關于探索農業經營新模式,推動農業集群化發展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93號),推動農業與加工流通、休閑旅游、文化體育、科技教育、健康養生和電子商務等產業深度融合,催生出大量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2018年,我部印發《關于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的通知》(農加發〔2018〕2號)、《關于開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升級行動的通知》(農加發〔2018〕3號)、《關于實施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行動的通知》(農加發〔2018〕5號),進一步發揮農產品加工業引領帶動作用,引導農村一二三產業跨界融合、緊密相連、一體推進,形成農業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格局,繼續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2017年,商務部推動阿里、京東、蘇寧等大型電商平臺開通電商扶貧頻道,對農產品、手工藝品、旅游等網絡銷售給予流量支持,當年實現網絡零售額84.4億元。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加快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壯大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全面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感謝您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關心,希望今后繼續關心和支持我部工作。
農業農村部
2018年8月17日
聯系單位及電話: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加工局 010–59192073
來自:農業農村部網站
|
Copyright@ 2017-2018 版權所有 吉林省豐碩農業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偽版必究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人民大街10606號東北亞國際金融中心3號樓844室 服務熱線:400-0321-072 傳真:0431-89298588 [技術支持:百德科技] |